设备修理的经济管理分析 (一)设备小修与维护保养费用的确定 维修费用主要由材料备件费用和劳务费用构成。设备小修与维护保养费用的确定主要应从维修费用定额的确定及维修费用的核算这两方面来考虑。 确定维修费用定额有三种方法: 1.按照设备拥有量确定; 2.按照工业产值确定; 3.按照设备计划开动台时确定。 (二)设备大修理成本及经济分析 1.一般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大修理费用与旧设备的残值之和应小于新设备的价值,即满足: R+L0 式中,R-大修理费用; L0-旧设备的残值; K-新设备的价值。 (2)大修理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小于新设备的单位产品成本,即满足: C0 式中:C0-旧设备修理后的单位产品成本; C1-新设备的单位产品成本。 至少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大修理才有其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条件成立的前提是设备大修理之后在生产技术特性上与同种新设备基本无差别。但实际上,大修理后的机器设备的综合性能都会下降,可能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同种新设备的要求高,因此在判断设备大修理能否在经济上合理时必须结合第二个条件。 2.设备大修理成本 设备的大修理费用一般使用设备的单位大修理成本这一指标。 单位大修理成本是指在大修理过程中,修理复杂系数等于1的设备所要耗费的各种费用。 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是表示设备修理复杂程度的计量单位。它是一个可比单位,在国际上通常用R表示。R又可细分为机械修理复杂系数(Rj)、电气修理复杂系数(Rd)、管道修理复杂系数(Rg)等。 机械的复杂系数通常以CA6140车床为标准,将它的复杂系数规定为10,其它设备则根据与它比较来确定,例如牛头刨床的复杂系数为12,而单柱坐标镗床的复杂系数为34.电气复杂系数以0.6KW的防护式三相感应鼠笼式电动机为标准,将它的修理复杂系数规定为1. [提示]修理复杂系数主要由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加工精度、规格尺寸、转速和变速级数以及可维修性等因素决定。一般而言,设备结构越复杂,尺寸越大,加工精度越高,其修理复杂系数也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