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会计网校 > 江西管理会计师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重点整理(2)


第二节 会计核算基本假设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的所有者及职工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企业、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分公司、子公司、车间

  【例题•单选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D

  【例题•多选题】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

  A.企业集团

  B.民间非营利组织

  C.分公司

  D.子公司

  [答案]ABCD

  【例题•单选题】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和组织

  B.会计主体就是法律主体

  C.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也是会计主体

  D.会计主体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答案]B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运营,所负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三、会计分期

  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例题•判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答案]×

  四、货币计量

  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B.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C.在特定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选择人民币以外的某一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答案]ABCD

更新时间2023-02-20 21:45:06【至顶部↑】
江南财子®  联系我们 | 邮件: | 客服热线电话:4008816886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

电话:
付款方式   |   给我留言   |   我要纠错   |   联系我们




Top